2023年12月1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税务总局(以下简称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调整减免车辆购置税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要求的公告》(工业和信息化部 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 2023年第32号,以下简称《技术要求公告》),明确了享受减免车辆购置税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要求。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执行《技术要求公告》,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负责同志对《技术要求公告》进行了解读。
问:《技术要求公告》的制定背景是什么?
答:我国自2014年9月开始实施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并分别于2017年、2021年、2022年三次延期,现行政策将于2023年底到期。该政策与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等优惠政策协同,为快速培育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带动产业发展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新能源汽车成本与传统燃油汽车相比仍有一定差距,购置补贴政策已于2022年底退出,继续实施减免车辆购置税政策对稳定和扩大新能源汽车消费十分必要。
2017年以来,除插电式(含增程式)混合动力车型在2021年因为测试标准更新调整相关技术参数外,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产品技术要求并未进行调整。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快速扩大,动力电池系统能量密度、纯电动乘用车续驶里程、商用车单位载质量能量消耗量等技术水平明显提升。为适应产业发展实际,引导企业继续提升产品质量和性能,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亟需调整和优化技术要求。
问:《技术要求公告》制定过程中,主要开展了哪些工作?
答:为保障《技术要求公告》有关要求科学合理,我们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深入调查研究。对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情况进行全面摸底,梳理国家标准、测试方法、技术水平现状,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研究提出技术指标和门槛条件要求。二是充分征求意见。多次召开座谈会听取企业、行业专家、政府部门意见,就技术条件、实施要求等内容进行充分沟通。三是专题会议研究。三部门多次召开会议,就有关问题、意见进行专题研究,力求政策要求科学合理。此外,还完成了政策公平竞争审查、与宏观政策一致性评估等工作。
问:《技术要求公告》修改了哪些内容?
答:一是适当提高了现有技术指标要求。综合考虑技术进步和未来发展等情况,《技术要求公告》提高了整车能耗、续驶里程、动力电池系统能量密度等现有技术指标要求。燃料电池汽车方面,结合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工作进展,优化了燃料电池汽车纯氢续驶里程、系统额定功率、系统额定功率与驱动电机额定功率之比等指标要求,补充了燃料电池启动温度、燃料电池电堆额定功率密度、系统额定功率密度等指标要求。二是新增低温里程衰减技术指标要求。为引导行业企业持续提升新能源汽车产品耐低温性能,《技术要求公告》提出,对按照GB/T 18386.1《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和续驶里程试验方法 第1部分:轻型汽车》中“附录A”进行检测的纯电动乘用车和N1类纯电动货车,低温里程衰减率不超过35%的,电池系统能量密度可放宽至95Wh/kg,纯电动乘用车续驶里程要求可放宽至120km。三是明确了换电模式车型相关要求。换电模式在降低购车成本、消除里程焦虑、提升安全水平方面有一定优势。为支持换电模式创新发展,结合行业发展和标准实施情况,《技术要求公告》明确,相关车型需满足GB/T 40032《电动汽车换电安全要求》标准。同时,为保证真换电、能使用,要求申报企业提供保障换电服务的证明材料。
问:对于《技术要求公告》实施,行业企业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为保障政策平稳过渡实施,特别提醒行业企业注意时间节点和执行要求,避免给产品生产和终端销售造成影响。
(一)注意时间节点要求。2024年1月1日起新申请进入《减免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以下简称《减免税目录》)的车型,需满足本《技术要求公告》要求。2023年12月31日前已进入《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且仍有效的车型,将自动转入《减免税目录》,且在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5月31日期间仍可享受车购税减免政策。2024年6月1日起,不符合本《技术要求公告》的车型将从《减免税目录》中予以撤销。相关车型需在过渡期内完成政策切换符合性相关工作。
(二)及时补传历史车型材料。转入《减免税目录》的历史车型,需及时补传“减免税”“换电模式”标识,其中换电模式车型还需提供满足GB/T 40032《电动汽车换电安全要求》等标准的第三方检测报告,以及换电服务保障等证明材料。税务部门依据相关标识办理减免税手续。
问:《技术要求公告》预计对行业发展带来什么影响?
答:《技术要求公告》保持主体框架基本稳定,调整的指标充分参考已经实施的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双积分、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等政策,同时预留了过渡期。行业企业对新政策要求有充分预期。
从行业影响来看,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有利于稳定汽车市场。新能源汽车成本较传统汽车还有一定差距,通过消费端减免税政策支持,保持技术条件要求基本稳定,有助于引导企业预期,稳定和扩大新能源汽车消费。从2023年上半年情况看,约90%以上的车型能够符合新的要求。二是有利于引导技术进步。《技术要求公告》综合考虑技术进步、标准更新等情况,对已经广泛应用的成熟技术适度提高要求,对低温衰减、换电等新技术新模式给予倾斜支持,有利于提升产品技术水平和促进模式创新。三是有利于引导节能消费。近年来车辆平均整备质量快速增长,给实现行业能耗目标带来较大压力。《技术要求公告》适度加严了电耗和油耗(插电式混合动力)要求,进一步引导节能消费。四是有利于引导企业保障产品安全。《技术要求公告》明确产品质量保障、平台建设等安全管理相关要求,对发生安全事故的车型及时予以管控,有利于引导企业确保新能源汽车使用安全。(工信部网站) 【编辑:李岩】
中新网温州12月11日电 (王题题 项温蔚 王舒)对温州肯恩大学(下称“温肯”)迈克尔格雷夫斯建筑与设计学院(Michael Graves College of Architecture and Design)院长大卫·莫尼(David Mohney)而言,到温州就像回家一般亲切。9年前他第一次踏足温州。近日,他第28次踏上温州的土地。
作为温肯建筑与设计学院的创始者之一,此行他更带着一个意义非凡的目标而来——推动温肯建筑学硕士专业通过美国国家建筑认证委员会(NAAB)认证。如果通过验证,就代表温肯建筑学硕士专业学生可以无缝衔接美国国家建筑师资格考试,接轨国际舞台。
从0到1,打造接轨全球的新型建筑学科
美国建筑师协会会员、哈佛大学美术学士、普林斯顿大学建筑学硕士,曾在肯塔基大学设计学院担任院长、在纽约的建筑和城市研究学院、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和洛杉矶的南加州建筑学院任教……大卫·莫尼在建筑学和教育学领域都有着丰富的经验。
10年前,他受聘成为美国肯恩大学(下称“美肯”)迈克尔格雷夫斯学院(Michael Graves College)院长,6年前温肯开始打造建筑学专业,他飞到了温州开始在这所中外合作校园里做那个“吃螃蟹的人”。
作为横跨工程技术和人文艺术的学科,温肯建筑学硕士专业依照美国国家建筑认证委员会(NAAB)标准制定学习计划及授课内容。学生在校期间既要掌握建筑史、工程技术知识,又要接受艺术造型及表达技能的训练。同时通过工作室式、项目式的授课方式,将专业才能和实践业务相结合,使学生获得综合建筑设计能力。
大卫·莫尼给学生上课。 温肯 供图
“充分激发学生原创性和创造力,是我们建筑学专业的建设目标。我们鼓励学生追求真正意义上的探索,引导学生们创新灵感并付诸实践。”大卫·莫尼说。在他看来,温肯学子最终要走向世界舞台,这也要求他们要具备全球公民意识,为在世界各地工作做好准备。
因此,温肯建筑学专业充分发挥了“国际化”特色。该校的授课教师来自世界各地,与美肯学分共通、教材共享,学生在校期间还可以选择进行交换学习。学院每年都会举行创思研讨会,邀请来自全世界的设计大师们来校交流,让学生能和行业精英直接对话;学院为学子获得4A广告机构及设计事务所的实习机会,开展罗马交流学习项目、欧洲(意大利、希腊、法国等)游学考察项目等,为学生们创造浓厚的全球化实践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该学院中开设最早的专业之一,建筑学不仅于2021年秋季正式开设硕士研究生项目,还入选了浙江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该学院毕业生大多被英国AA建筑联盟学院、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等高校建筑学相关专业录取深造。
此次来温期间,大卫·莫尼一直马不停蹄地忙于NAAB初始认证的各类事务。据了解,美肯和温肯建筑学于2022年获得了初始认证候选资格,而温肯预计能在2024年实现初步认证。这意味着温肯建筑学硕士专业毕业生可以获得经过认可的专业学位,无缝衔接美国国家建筑师资格考试,并获得专业建筑师执照。这在温肯建筑学科发展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以美式教育之长,为温州地方特色添彩
“为温瑞塘河沿岸设计一座公共建筑。”——这是大卫·莫尼曾向温肯建筑专业学子发起的一项课堂workshop。他要求大一新生和大二、大三的学生共同组队参与温瑞塘河沿岸公共建筑设计。
大卫·莫尼曾向温肯建筑专业学子发起的一项课堂workshop——“为温瑞塘河沿岸设计一座公共建筑。” 温肯 供图
这一主题来源于他发起的“设计公共空间:利用基础设施改善公共空间”的实践项目。这一项目同时在美肯和温肯两边落地。美肯的课题是为新泽西州拉里坦铁路沿岸设计建筑,而温肯学子的服务对象则是温州的母亲河——温瑞塘河。
大卫·莫尼解释说,“不论是一条铁路,还是一条河流,利用基础设施系统,了解周边的发展历史,理解人们和社区的成长经过,比较中美之间的异同,理解每个案例的独特性,从设计中寻找特定文化的价值和意义,也是我们想要在专业建设中实现的目标之一。”
据悉,一直以来,温肯建筑与设计学院立足温州,在学习美式建筑与设计教学体系的同时也积极引导学生挖掘探索本土元素,在课堂内外与地方文化和历史建立连接。
除了围绕温瑞塘河做文章,近年来,温肯建筑学师生与泰顺县政府合作,开展廊桥创新设计大赛,推动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在中美大学生中传承;与泽雅镇政府、龙溪美术馆合作举办龙溪街区改造项目·肯恩大学源口村农贸市场改造设计竞赛,将古村文化与现代建筑设计手段相结合,变乡村市集为艺术街区;学院外籍教师带领学生对校园附近王宅村开展旧村保护和改造研究、为瑞安曹村引水渠提供改造方案……这些项目的灵感均来自“本土”,在发挥国际特色的学科优势的同时,服务地方高质量发展。
“美国只有300年历史,而中国有5000年历史,这值得自豪。我们的学生作为建筑师,更要通过自己的作品,将建筑思想与价值观融入文化之中,让越来越多人意识到文化的独特性。”在莫尼看来,一名优秀的建筑师,需要打造因地制宜的设计,对周边环境作出积极贡献。(完)